□高長嶺王新明彭可
去年9月,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,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,不僅為新時代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,也為河南新時代治水管水興水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一年多來,我省水利系統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治水思路,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,省水利廳通過專項調研,進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;堅持節水優先,抓住重點工作,強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;落實國家戰略,做好水文章,努力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水利保障,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。
厘清思路 科學規劃
黃河干流在我省境內711公里,流域面積3.6萬平方公里,沿黃及引黃供水區10萬多平方公里,保護和治理黃河需要體現系統性、整體性、協同性。
一年多來,省水利廳圍繞若干重大問題,開展專題調研,反復論證,初步厘清了工作思路,明確了工作目標。
建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先行區。河南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,建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先行區,對于探索破解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。
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。以南水北調總干渠和黃河、沙潁河、淮河為基礎,構建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,實現四大流域統籌調水、全省配水的“一縱三橫六區”水資源均衡配置格局。加快建成“一軸兩翼三水匯流”黃河流域水網。一軸是以黃河為主軸,兩翼是沿黃河左右岸的南北兩翼,實現本地水、黃河水、外來水三水匯流。
打造四個體系,提升治水興水能力。打造水災害科學防治體系、水資源高效利用體系、水生態保護修復體系、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,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、水生態系統修復、水環境綜合治理、水災害科學防治能力,實現水安全保障和高質量發展水資源保障。
科學規劃,引領未來。省水利廳以規劃為引領,啟動編制《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》,將黃河供水區14個市納入規劃范圍,科學謀劃,合理布局,已完成規劃大綱征求意見,正在編制規劃報告。
謀劃一批重大工程。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,我省在積極謀劃一批防洪減災、生態修復與保護治理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、鄉村振興和調蓄工程,總投資3435億元。
節約用水 保護生態
節約集約用水,強化水資源管理。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統領,全面落實水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。我省印發江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方案,完成10條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,為衛河、賈魯河等16條河流生態補水。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,71個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通過省級驗收,萬元GDP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別下降20.9%、20.5%,居于全國先進水平。實施22個大中型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,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8870萬公斤,節水9866萬立方米。
深入推進河長制,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。全面建立五級河長體系,19名省級河長率先垂范,5.2萬名河長湖長履職盡責,實行問題、任務、責任“三個清單”管理,夯實河長管河治河責任。深入開展河湖“清四亂”專項行動,排查出的2165個“四亂”問題全部整改銷號,河湖水環境明顯改善。在黃河流域率先建立“河長+檢察長”協作機制,探索公益訴訟保護河湖生態環境新路徑,被最高檢、水利部全國推廣。2019年河南河湖長制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。
實施四水同治,加快水利工程建設。實施四水同治,統籌解決新老水問題。以小浪底南岸灌區、北岸灌區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、西霞院輸水灌區等4大引黃灌區為代表的十大水利工程相繼開工建設。截至11月底,十大水利工程已開工9項,2020年度下達投資計劃118.89億元,年度完成投資121.17億元,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年度投資計劃。
大力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,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277平方公里,新修旱作梯田1.2萬畝;持續實施7個試點縣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年壓減地下水開采量1.9億立方米。探索農村供水“四化”,21個試點縣市區全力推開。
長治久安 潤澤中原
如何讓黃河歲歲安瀾,潤澤中原,既要保護好生態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?我省持續加壓推進,在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中奮力寫好水文章、提供水支撐。
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。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,建設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,增強水源涵養能力,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實施水源置換和引水補源,實施河湖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,加強河道生態流量管理,改善河湖生態環境。
保障黃河長治久安。實施桃花峪水庫、下游封丘倒灌區安全建設、灘區綜合治理等工程。繼續開展山洪災害防治、病險水庫水閘和淤地壩除險加固、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等,不斷提升防洪減災能力。
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。推進52處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,將我省引黃灌區建成全國現代化灌區的典范。實施引黃涵閘改建,新建一批引黃調蓄工程,解決黃河水資源供需不匹配問題。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,促進全面節水。開展水源置換,逐步實現飲用水水源地表化。
保護、傳承、弘揚黃河文化。開展黃河水文化研究,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。推進黃河文化和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,開展黃河、隋唐大運河、京杭大運河河流水系治理與管護,打造文化傳承弘揚水脈載體。
萬里黃河,滔滔東去,流淌著中原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澎湃著中原兒女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。
豫公網安備 41031102000246號